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www.xyschoolife.com/resWeb/images/common/lp_logo.png 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2015 www.xyschoo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zh_cn Thu, 24 Mar 2022 00:49:26 +0800 《数据安全法》来了,政务数据开放将有法可依,9月1日施行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5AwRDOOJNHoE9uOn.html 一直以来,政务数据开放就全国范围而言,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与数据安全问题直接相关。

此外,受制于数据安全问责压力,诸多政府及其部门对数据开放缺乏动力。虽然诸多城市已经迈开步子,但依然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指导。

不过这一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2021年6月10日,官方机构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6月10日正式表决通过,正式公布。

这是我国关于数据安全的首部法律,自2020年6月28日以来,《数据安全法》经历了三次审议与修改,确定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有法可依,为各行业数据安全提供监管依据。

《数据安全法》特别指出“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核心数据安全监督与管理、评估与防护建设刻不容缓。

《数据安全法》针对政务数据开发利用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数据开放共享的安全保障措施,建立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机制,利用数据安全运营,提升数据服务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效果。

文件还提到数据安全建设将有法可依,数据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有法可惩,这为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构建智慧城市、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提供法律依据。

以下为相关内容,转载自中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数据安全与发展

第三章 数据安全制度

第四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第五章 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管,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条 本法所称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四条 维护数据安全,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第五条 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数据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数据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数据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建立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第六条 各地区、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及数据安全负责。

工业、电信、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卫生健康、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承担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职责。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数据安全监管职责。

国家网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数据安全和相关监管工作。

第七条 国家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第八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国家支持开展数据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和水平,推动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参与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十条 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依法制定数据安全行为规范和团体标准,加强行业自律,指导会员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提高数据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十一条 国家积极开展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数据安全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

第十二条 任何个人、组织都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收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投诉、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投诉、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数据安全与发展

第十三条 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促进数据安全,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

第十四条 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需要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 国家支持开发利用数据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的需求,避免对老年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第十六条 国家支持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技术研究,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推广和商业创新,培育、发展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产品、产业体系。

第十七条 国家推进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数据开发利用技术、产品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国家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参与标准制定。

第十八条 国家促进数据安全检测评估、认证等服务的发展,支持数据安全检测评估、认证等专业机构依法开展服务活动。

国家支持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有关专业机构等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防范、处置等方面开展协作。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培育数据交易市场。

第二十条 国家支持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展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相关教育和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专业人才,促进人才交流。

第三章 数据安全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

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具体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数据进行重点保护。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机制。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的获取、分析、研判、预警工作。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危害扩大,消除安全隐患,并及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警示信息。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依法作出的安全审查决定为最终决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对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义务相关的属于管制物项的数据依法实施出口管制。

第二十六条 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与数据和数据开发利用技术等有关的投资、贸易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地区对等采取措施。

第四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第二十七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第二十八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以及研究开发数据新技术,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符合社会公德和伦理。

第二十九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发现数据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 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按照规定对其数据处理活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括处理的重要数据的种类、数量,开展数据处理活动的情况,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等。

第三十一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其他数据处理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管理办法,由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二条 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

法律、行政法规对收集、使用数据的目的、范围有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目的和范围内收集、使用数据。

第三十三条 从事数据交易中介服务的机构提供服务,应当要求数据提供方说明数据来源,审核交易双方的身份,并留存审核、交易记录。

第三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提供数据处理相关服务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因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或者侦查犯罪的需要调取数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依法进行,有关组织、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或者按照平等互惠原则,处理外国司法或者执法机构关于提供数据的请求。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批准,境内的组织、个人不得向外国司法或者执法机构提供存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数据。

第五章 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

第三十七条 国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提升运用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为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收集、使用数据,应当在其履行法定职责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等数据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保障政务数据安全。

第四十条 国家机关委托他人建设、维护电子政务系统,存储、加工政务数据,应当经过严格的批准程序,并应当监督受托方履行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受托方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不得擅自留存、使用、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政务数据。

第四十一条 国家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数据。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

第四十二条 国家制定政务数据开放目录,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利用。

第四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履行法定职责开展数据处理活动,适用本章规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有关主管部门在履行数据安全监管职责中,发现数据处理活动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关组织、个人进行约谈,并要求有关组织、个人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四十五条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的组织、个人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大量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国家核心数据管理制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处二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并根据情况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从事数据交易中介服务的机构未履行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拒不配合数据调取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未经主管机关批准向外国司法或者执法机构提供数据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国家机关不履行本法规定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 履行数据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一条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排除、限制竞争,或者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开展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处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在统计、档案工作中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开展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活动,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五十四条 军事数据安全保护的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五条 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5AwRDOOJNHoE9uOn.html#comments Sat, 12 Jun 2021 10:09:00 +0800
连续三年第一,广东政务数字化有什么秘籍?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i2B67dPO3sWWEIHF.html 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委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编制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下简称《评估报告》)正式发布。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指数评估中,广东连续第三年得分居全国第一,摘得“三连冠”。

今年的《评估报告》广度和深度较往年明显提升,更加关注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跨省通办、线上线下融合、省市县协调联动等一体化能力建设,这与我国网上政务服务已经由以信息服务为主的单向服务阶段,开始迈向以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为特征的整体服务阶段密切相关。

时代提出新要求,广东表现更亮眼。《评估报告》显示,广东省在线服务成效度、在线办理成熟度、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五项指数得分均名列三甲,其中在线办理成熟度高居榜首。《评估报告》指出,广东大胆探索,因地施策,注重创新引领,以政务信息化体制机制优化为突破口,始终坚持政务服务移动化、一体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取得积极成效。

一体化平台建设,促进广东省政务服务质量跃升

《评估报告》显示,广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达到“非常高”,一体化平台建设三年来不断升级。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供给群众和企业的创新服务、精准服务越来越多,协同服务、整体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政务服务的办事流程更加“一体化”。以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为例,2018年,广东率先与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面对接,逐步实现“应接尽接、应上尽上”。2019年,依托一体化平台,广东对近5000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电子证照关联。

2020年,完成电子证照关联的高频事项增至1.6万项,超过200项“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只需交“一张表单、一套材料”。目前,广东省级部门“零跑动”事项超98%,地市级超92%,县区级超86%,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超98%。

线上线下的政务服务更加“一体化”。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政银合作模式,全省各商业银行超过2万台自助终端变成了线下的政务服务一体机平台,在社区村居就可以就近办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完善推广“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通办模式,打造政务服务大厅事项管理、综合评价、人员服务标准体系。

跨地域的政务服务更加“一体化”。广东全力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跨境通办”,在全国率先推出泛珠区域“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目前16个地市与泛珠九省区实现3644项高频事项线上线下多渠道跨省通办。初步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信息资源共享互认机制,推进粤港澳“湾区通办”。

一体化平台建设带动全省政务服务能力跃升,经受住疫情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依托国家一体化平台,第一时间建立防控数据共享机制,汇聚从国家到地方约75亿条数据,助力基层抗疫“摸清底数”。同时,第一时间在粤省事上线“疫情防控服务专区”,“粤康码”成为居民防疫的“身份证”和“通行证”。“粤康码”率先与国家健康码实现互认,并且在2020年7月仅用 10天就完成粤澳健康码互转互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跨境转码互认的健康码,为我国在国内及与世界各国开展疫情联防联控积累了宝贵经验。

持续创新“粤系列”平台应用

企业和群众的使用需求,决定了移动化是政务服务提供方式的大势所趋,广东坚持用户思维,针对群众、企业、公职人员群体的不同办事需求,建立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移动平台,形成“粤系列”移动政务服务品牌。

2018年创新推出的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现已集成原有分散在各部门的1753项服务事项及90种个人电子证照,动动指尖就可以轻松办理社保、公积金、养老、出入境以及交通出行等服务。

2021年1月1日起,全省所有助产机构分娩新生的母亲,都可以通过粤省事出生医学证明网上申领功能足不出户领到小孩的“出生证”。这样的 “零跑动”事项,粤省事目前有超过1259项,享受这些服务的实名用户突破1.2亿。

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将分散在47个省级部门1163个高频服务事项和158类涉企常用电子证照集成到移动端,支持企业“一站式、免证办”,政商关系“亲上加清”。

粤商通不仅围绕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集中提供覆盖各行业的涉企政策和资讯服务,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画像”定向推送政策资讯、对接资金渠道,更为每个市场主体打造唯一的“粤商码”,企业信息由必须携带各种材料“多证检验”,变为拿出手机“亮码可见”。目前,在粤商通注册的市场主体数超755万,超过广东市场主体总数一半。

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则让广东公职人员线上办公成为常态,“整体政府”建设稳步推进。目前粤政易已基本覆盖全省五级公职人员,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文电办理用时比以前下降约40%,部门行政效率大幅提升,业务管理更加扁平高效。

放眼全国,“粤系列”平台用户规模、服务覆盖范围和活跃度均遥遥领先。2021年5月,《广东省数字政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粤系列)管理办法》出台,明确“粤系列”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统建共管、整体联动、开放融合、赋能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全省各级各类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规范管理。

政务服务往精细化、智慧化发展,体现浓浓人情味。当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困扰公众时,广东全面开展政务服务适老化改造,粤省事上线全国首个移动端适老化老年人服务专区——“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大字体、宽间距的界面、刷脸一键登录、语音搜索,都对不擅长操作手机的老年人十分友好。此外,“粤康码”核验流程的优化、老年人出示身份证亮码通行、政务服务大厅专设“绿色通道”等,更在线下线上合力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

持续深化改革,敢于全国先行,是广东三年来政务服务能力实现跃升,数字政府建设不断突破的关键。如何在政务服务过程中让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利之于民,如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则是广东当前数字政府建设重点思考的问题和大胆探路的方向。

首先是集聚“数据资产”,逐步共享开放。广东部署开展全省政务信息能力和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形成系统和数据资源全省一本账,摸清数据资产的底数。全面建成省级数据中台,归集数据超过258亿条,建成“数据宝库”。通过“开放广东”平台统一向社会开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12个领域的政务数据。同时,制订数字政府数据开放重点和开放计划,为进一步的共享开放打下基础。

更重要的是系统完善数据领域法规制度。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起草《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并在21个单位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下一步还将推进《广东省数据条例》立法起草工作。

近日,广东在全国首创首席数据官(CDO)制度,印发《广东省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在全省选取6个省直部门以及10个地市,设立专属职位与制度,负责各部门之间数据协调处理与共享开发利用,令数据的共享、共治更具条理与深度,对实现全社会数据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具有先锋意义。

省市数字政府建设协同提升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而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各地市的数字政府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始终是全省的一大挑战。坚持“全省一盘棋”,支持各地市数字政府建设协同提升,对广东取得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取得突破,对全国的数字政府均衡发展的经验积累都至关重要。

2020年,广东创新建立“省市联建”模式,省统筹资源大力支持汕尾、汕头、湛江等欠发达地市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务应用建设。同时,支持珠三角地区开展改革创新,在广州市越秀区创建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区。珠三角的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降低欠发达地区的试错成本,从而让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能力协同提升。

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水平方面,全省统筹推进,支持欠发达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弯道超车”。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地市政务云设施和政务外网建设,支持欠发达地市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分析平台。

将改革探索转化为建设经验

三年间,广东群众企业逐步告别“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社会治理更加智慧化、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不断向纵深拓宽的背后,是广东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用户思维,坚持互联网思维,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广东不仅善于锐意改革,积累经验,也善于总结经验,运用经验。在总结过去几年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上,广东正全面推进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近期,广东制定《广东省“数字政府”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规范、电子证照标准规范、“数据治理”标准规范、“数字政府”应用平台系列标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与运行管理系列标准等重点标准规范将陆续落地,现已构建包括314项标准规范的数字政府标准体系框架。

在标准化的保障和“三连冠”的提振下,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稳步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透露,“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坚持“全省一盘棋”思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打破行政壁垒和信息孤岛,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并最终实现“三网”融合,打造“数据+服务+治理+协同+决策”的政府运行新范式。

此外也立下了一个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广东数字政府2.0”,为千家万户提供更优质的民生服务,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信息化支撑。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i2B67dPO3sWWEIHF.html#comments Thu, 27 May 2021 21:52:00 +0800
“摸石头过河”,京东郑宇5000字复盘“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实践”背后心路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fULafmV75cPi1ZIX.html 近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数字城市群总裁郑宇发表署名文章《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市域治理模式变革》。郑宇认为,数字政府分为五大发展阶段,市域治理包含而又高于市域社会治理。此外,郑宇详细解析了位于南通的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如何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双轮驱动下,成为全国市域治理标杆案例。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数字城市群总裁郑宇

以下为郑宇署名文章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市域层面具有较为完备的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处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位置。

数字政府的五大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数字政府的发展从政府管控,到政府治理,再到政府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一共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城市中各个垂直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即面向单个业务部门,解决部门业务应用中的需求和难点,比如交通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等,各系统之间不互联、不互通。

  2. 第二阶段是一网通办,在这个阶段,政府把对居民和企业的政务服务集中到一个办事大厅,或者整合到一个APP上,实现一站式办理或不见面办理。

  3. 第三阶段是垂直领域的智能大脑,这个阶段开始打通一些部门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和智能算法仍然只服务于单个部门的业务,比如交通大脑、环境大脑等。

  4. 第四阶段是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也就是市域治理现代化——它是城市管理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架构于各部门已有垂直业务系统之上,将城管、应急、综合治理等市域治理网络(和系统)全面打通,向上可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辅助决策,向下可以连接社区、街道、村镇,支撑基层治理。

  5. 第五阶段是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双网融合阶段,即面向全市域范围,实现政府办公一网协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协同办公带动“双网”融合,“三屏”联动(“大屏”在指挥中心实现平时观指标、看态势,战时做会商、观处置;“中屏”在电脑桌面上为工作人员提供事件接入、分拨流转、指挥调度、平台管理等能力;“小屏”支持一线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接受指令、处置事件和上报信息,同时支持城市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城市运行态势,科学研判辅助决策,进行远程指挥调控)。

市域治理、市域社会治理和一网统管的关系

市域社会治理是市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域治理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其他五位一体的重要方面,即市域治理包含而又高于市域社会治理。另外,由于大部分社会治理工作都跟人们的社会活动和行为相关,市域社会治理也或多或少带有(但也不限于)基层治理的属性,但把社会治理的地域空间扩展到了全市范围(即市域+社会治理)。

因此,市域治理意味着全方位、全覆盖、成体系的城市治理,在应用版图上包含而又高于市域社会治理,在地域空间上既包含全市范围的协调联动也包含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工作性质决定(其内容跟之前的社会综合治理有很大相关度),市域社会治理通常由政法委牵头实施,而市域治理一般由类似城市运行局(或市域治理指挥中心)这样的机构作为业务单位驱动,和大数据局一起推动实施。

一网统管是市域治理的基础设施,在数据联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城管网、应急网、综合治理网等业务系统全面打通,向上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监测预警-防范风险、联动指挥-行政问效三大主要价值;向下可以连接社区、街道、村镇、基层网格员和百姓,更好地促进基层治理和群防群治。

为了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度,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格局,市域治理在一网统管的基础设施上,还需要抓住治理末梢。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在基层工作人员赋能、基层队伍间协作和群众有生力量激发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

首先,基层工作人员充当了大部分治理工作的执行者、信息的收集者和事件的发起者,为了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需要利用一网统管体系将基层的数据、系统跟各个委办局全面打通,让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将发现的线索和难题精准推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快速解决,做到“街道吹哨,部门报道”。

其次,不同部门的基层治理队伍也可以利用这套一网统管体系相互高效协同。例如,网格员发现了井盖出现了问题(但他们并不是相应的处置部门),可以利用手持设备及时向指挥中心通报,然后由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自动派发周边的城管人员前来处置。

最后,在社区这个场景里,广大人民也是城市治理的有生力量。利用一网统管体系将12345市民热线接入并与城管、应急、综治等系统打通,让广大人民发挥好群防群治的作用,跟政府一起实现城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例如市民通过12345电话热线或APP上报社区周边有大量玻璃碴,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就能快速受理,准确派单至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处理完毕后,相关部门还能在规定时间内给市民一个反馈。

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实践

长期以来,数据共享难、部门协同难、源头防控难、融合应用难等问题,倒逼市域治理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顶层设计,强势统筹推进,开辟发展新路。

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的南通,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新发展阶段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新路。南通市整合了网格化服务管理、12345、数字城管、大数据管理等职责,在京东科技的技术支撑下,于2020年6月19日建成了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通过汇聚全市域各县(市)区、各部门全量数据、视频资源,打破数据壁垒,形成统一、高效、智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新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

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指挥大厅

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何能落户南通?首先,南通有谋划。南通市委、市政府将“把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列为2020年全市重点工作。成立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按照 “五位一体”思路,亲自谋划、强势推进。

其次,南通有基础。南通市开创性地在2017年组建了全省第一家大数据管理局,强势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归集与交换,运用考核的方式,对各委办局的数据接入、数据及时更新、数据质量等情况进行闭环问效,促使各部门按照要求主动汇聚和更新数据资产,做到数据“落得下,管得住,用得好”。这种机制体制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有力配合和双轮驱动,夯实了整个智能城市建设的数据底座。

指挥中心的第一个亮点是全域感知、精准把控,指的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运行脉搏进行整体性的感知和把控,包括以传感器为中心的感知和以人为中心的感知两个部分。中心将南通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以及所有船舶的实时位置在大屏上进行展现,此外还接入了空气、降尘、噪声、水质等等环境监测的传感器;通过网络舆情信息和12345民众反映情况的接入,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对城市的感知。

指挥中心的第二个亮点是城市数据的全量汇聚和实时共享。有了上述传感信息之后,通过京东科技特色的城市操作系统当中的数据直通车技术,对于城市政务数据、感知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IoT视频类数据进行全量接入。与一般的共享交换平台或大数据平台相比,城市操作系统的数据接入种类更加丰富、接入方式更加便捷,数据接入的质量也更高、更稳定。中心已经接入了全南通市75个单位的数据,数据的体量接近百亿条。

指挥中心的第三个亮点是数据融合、专题整合。指挥中心的建设,对全市域数据进行了汇聚、治理、共享,并基于此开发了1张总体态势图和16张专题图,对南通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一屏统览”。每一张专题图都是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基于跨部门的数据,对相关专题的业务进行支撑和提升。

比如,社会治理专题图为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进展进行全面展示,按照组织领导、宗旨基础、政法办案、试点运行、网格运行和社会稳定6个大板块和32个拓展应用,对于全南通市的治理情况进行全景呈现。

再比如,城管一张图接入政法委和公安方面的视频数据,并进行视频图像的分析,对无照经营游商的出街经营、出店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发现线索之后,指挥中心和数字城管的系统进行对接,要求城管定时进行上门核查。

指挥中心的第四个亮点是深挖数据、知识赋能。数据不仅仅支撑简单的查询服务,还能通过多种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深挖、加工和分析,形成一系列的知识,再通过这些知识助力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解决各类城市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基于这些算法模型,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开发了包括危化品全流程监管、群租房治理、产业链健康度分析、渣土车健康管控等十多个城市应用场景。

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外景

值得关注的是,指挥中心还能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监测预警、防范风险,联动指挥、行政问效三大核心价值。

具体来说,分析研判系统通过整合政务、loT、互联网的数据,提供数据分析的工具,再通过平台把工具开放出来,分享给行业专家。结合数据与专家判断,形成分析研判报告提供给政府决策者。该系统为政府提供问题成因及政策建议,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在监测预警方面,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利用数据背后的知识发现隐患,并将监测预警与联动指挥和行政问效形成闭环。根据数据对整个政府的办事效率做出问效并优化流程,从而优化政府的治理效率。

场景应用案例——危化品全流程监管

危化品的管理涵盖生产、经营、存储、运输、使用和处置六大环节,关联企业、设备、人员、车辆、船舶、品类、事件七大要素,涉及到应急办、运输局、环卫、公安等9个政府部门,业务逻辑非常复杂,监管十分困难。如何利用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实现对危化品的全流程监测预警?

首先,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利用数据直通车提供的各种接口,实时采集、汇聚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输的数据。政务数据(如企业的工商注册信息、年检信息、产量信息、处罚信息等)被存储到结构化数据模型中;仓库的传感器,运输车辆的GPS 轨迹,工厂用水、用电的信息被存储到时空数据模型中;工厂和街道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则以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存储起来。

利用时空数据引擎,我们为这三类数据都做好索引,并提供高效的查询算法。

例如,对于危化品运输车辆不断产生的轨迹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其驻留点,并通过将计算出的驻留点,与危化品企业进行高效的匹配来发现问题。如果危化品车辆多次停靠某个关停的危化品企业,则说明这个企业存在非法复工生产的可能性,这时应该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因为在不具备合格生产条件下生产危化品是导致危化品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如果车辆多次停靠的地点附近没有任何在册的危化品企业,也没有饭店和加油站一类的兴趣点,则有很大概率说明这些车辆在给黑工厂和小作坊运送货物,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另外,时空数据引擎通过把危化品车辆产生的实际运行轨迹和车辆提报的规定路线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危化品车辆偏离规定路线,可以在第一时间预警。同时,利用时空数据引擎的可达区域查询功能,可提前预判该车辆5 分钟内可能到达的区域,并通知这些区域内的交警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拦截。

利用城市操作系统中的时空AI引擎,融合危化品车辆的运输轨迹、危化品企业的地域分布、生产经营数据、仓库管理数据和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密度,并结合之前出现的危化品事故,我们可以预测各地区的危化品风险指数,对于高潜在风险的区域提供预警信息,防患于未然。由于部分数据(如企业的经营数据)不是全部在政府部门,我们可以利用联邦数字网关来实现企业和政府数据的知识共享,在保证双方原始数据不离开各自服务器的前提下,实现危化品的监测预警。

最后,利用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的数字孪生系统,可以看到预警车辆当前的状态和位置以及未来可能到达的区域,在地图上直接查找到周边的警力信息,通过鼠标直接点击某个具体的警员,下发具体任务(包括车辆信息、当前线路以及未来可能要经过的路口等信息)。随后,可以通过在数字孪生系统中调取的摄像头信息来查看交警的拦截和处罚过程。这些过程都在虚实交互中完成,把人的智能和数据智能深入地融合在一起。

对事件的核实查处过程及结果,通过指挥中心的“行政问效”功能进行全流程的跟踪溯源和问效。行政问效功能和分析研判、监测预警、联动指挥功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持续效能提升。

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危化品全流程监管系统自去年6月底上线至今年2月份共发出1817项监测预警,其中车辆异常驻留点296项、企业证照数据异常848家、疲劳驾驶261条,非营运车辆异常轨迹410项、车辆夜间违规驾驶1项、车辆未按规定路线行驶1项。自2020年8月份以来,新发现并核实20起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事件,其中非法生产8家、非法复工2家,非法存储3家,移动加油4家,以及危废物异常转移3家,其余更多线索还在进一步核查之中。

结束语

市域治理现代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据驱动治理模式创新,搭建多方共同治理的新平台,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南通市与京东科技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是对国家一系列市域治理现代化部署的完整落地,通过“摸石头过河”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实践落地,换取了市域治理现代化可复制化、可定制化的成熟操作经验。在科技企业的加持下,“点带线,线带面”,市域治理现代化未来可期。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fULafmV75cPi1ZIX.html#comments Sun, 14 Mar 2021 13:10:00 +0800
数字政府,起了变化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a0FD8jTegJe1HTRQ.html

作者 | 王德清

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

数字化在撬动着各行各业的大门,同样也在撬动着政府的大门。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的数字化“一号工程”,同时也都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政务服务只跑一次”、“一次都不用跑”作为口号去推动着政府数字化转型。

2020年8月,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65位上升到2020年第45位,达到全球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水平。其中,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升至0.9059,指数排名大幅提升到全球第9位。

可见,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取得了可见的成效,这不禁让人深思,正在开启的“十四五”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边界在哪里?

两会、春运,数字政府智能场景边界的探索

上海"试水"数字两会

2021年1月,各省市都进入了两会时间,就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的同时,一场特殊的“面对面”咨询活动正在“云端”进行。

往年上海两会期间,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在会场摆摊设点,接待和解答会场内代表委员的应询,但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总体的接待量有限,会场人员密度也较高。

此外,线下摆点对于应询单位来说,收集纸质材料完成数据整理也是一个大工程,不仅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且很容易出错。

在防疫形式严峻,提高应询答复效率等多重的原因的作用下,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部门,组织市大数据中心、腾讯公司,创新性地在“上海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微信公众号和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搭建应询平台。

代表委员只需关注“上海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微信公众号,或登录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在咨询时段内轻点屏幕,即可选择会场外的应询单位开展实时交流。

44家应询单位的672位业务部门负责人,在227条线路上为1600余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据腾讯企点副总经理宿智星介绍,通过移动化实时在线咨询系统,应询人员可以提前编辑话术和流程,加快回复和沟通效率。

同一应询单位还可以查看与该代表委员的对话记录,代表委员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登录后都可以进行历史对话记录查看,方便在多次咨询时,能够查找以往的对话记录,提升服务的可追溯性、透明度和满意度。

对于咨询的办理结果,通过电子化方式进行编辑、存档,方便统计办理信息和生成报告,电子化报告支持快速导出,生成纸质文件留存和查阅。

而组织管理方也可在活动期间,实时掌握代表委员的咨询进展和应询单位的沟通情况,实现对咨询人数、排队进度、接待状态等数据的“一屏通览”,及时指导应询单位更好与代表委员回应互动。

春运伊始,健康码开始“适老化”

1月28日,2021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也就在这一天,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的 “健康防疫核验系统”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长者绿色通道正式启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所有人员进入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出入登记、出示健康码查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流程。

但绝大多数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显示健康码在很多地方成为了一个难题。

广东省民政厅充分发挥省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牵头作用,在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通过深入调研了解老年人最急迫、最强烈的服务需求,齐心协力连续奋战1个月,于2020年12月30日全面升级改造健康防疫核验系统。

该系统只需刷身份证,无需手机扫码,就能进行出入登记和核验健康码

春运首日的广东省汽车客运站中,老人们将身份证“零接触”放在识别设备上方停留2秒,“粤康码”信息边实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绿码的旅客快速有序通行。

就在2月1日,该系统又陆续在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东省人民医院落地应用,为更多的人解决了不断亮码的麻烦事儿。

这一系统的使用,对于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以及卡口工作人员来讲,避免了填写纸质登记表的繁琐程序和极大工作量、大大减轻卡口人员拥堵的风险。

除广东外,近期,四川启用了全省统一的健康码——“四川天府健康通”,并在发布之时就提供了解决老幼出行问题的“离线码”功能。

下载打印“离线码”后,老人、儿童可以随身携带,并在7天有效期内使用。数据显示,“四川天府健康通”微信小程序的离线码功能上线两周累积访问次数超过250万,已经有近200万的老人、儿童用上了离线码。

另外,在河北邢台陆续推广的腾讯云未来社区居民电子出入证也提供了离线出入码。

除广州、四川等地之外,深圳、北京的防疫微信小程序“深i您”、“北京健康宝”以及“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也推出了“适老爱幼”的服务功能——“老幼健康码助查询”。

有了这个功能,现场防疫人员、志愿者或其他助查人打开相应的微信小程序,输入老人、小孩提供的个人身份证号,便可进行助查,帮助其通过核验、顺利通行。

业务成为数字政府建设新的驱动力

可见,在国家大力推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今天,部分省市的政府管理者已经具备了数字化管理的意识。

此前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就曾指出:要牵好“一网通办”这个“牛鼻子”,聚焦“一件事一次办”,纵深推进流程再造,更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

在广东,则围绕着居民、商事主体、政府人员打造了粤省事儿、粤商通、粤政易这三大平台,并以这三个平台为基础不断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对此,业内人士对雷锋网表示到:“目前国内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已经从此前的技术驱动,发展为今天的技术与业务双驱动了。”

 “在中国,政务业务一定是和具体的治理任务关联起来的,反腐是任务、反恐是任务、疫情防控是任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达标是任务、社保应保尽保是任务,是任务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就必须要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的力度不一样,政策就会不一样,速度也会不一样。”

国家发改委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指导专家组专家罗建中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到。

正如罗建中所说,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是技术部门的事情,而是一把手的事情,这个规律同样体现在数字政府领域。

现如今,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是国家积极推进重要建设之一,与此同时,各地方、各机构领导的任务是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企业有更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企业有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围绕这些任务,需要政府机构从很多维度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行更多的业务创新,这必然要求作为重要支撑的数字政务网络通起来、数据通起来、业务通起

显然,驱动力的转变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速度,但对于想要探索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边界的政府来说,单靠业务与技术来驱动足够吗?

数字化改革,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政府是绝对的甲方。

这个甲方并不只是政府采用合同外包等模式来完成自身的数字化项目开发。

在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郁建兴看来,政府更加突出了“元治理”角色,即对治理的治理。

在他看来,民众、企业等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等均应享有参与数字治理的同等机会,相应地,政府作为元治理者,不仅需要作为治理主体积极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和参与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改革,还需要为公民参与、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等有效运作提供更加基础性的治理规则。

基于此背景,郁建兴认为,政府履行好“甲方”职责,首先需要确立“立足于未来思考当前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思维。数字化改革不是对已有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形态做简单的加减法,而是需要系统反思、重构已有组织、社会运行方式。

可见,不少地方都设置了“首席数据官”或“数据专员”等新岗位,突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不只是公共数据治理机构的工作,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重要目标恰恰是取消这些特定的数字化岗位,形成“人人都是数据专员”的全新格局。

这一思维的变化,将会带来政府对组织内部人才如何培养、编制如何设置等全面重塑。

在当前,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广泛采用了购买服务、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方式,广泛开展与市场、社会主体合作。

显然,在政府数字化能力总体较弱的情况下,政企、政社合作成为了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必要途径。

但在郁建兴看来,政府并不总是能够恰当管理与第三方的合作关系。

  • 一方面,政府作为科层制组织,常常习惯于命令-控制型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而合同制却建立在平等主体间关系之上。这就内在地要求政府注重提高管理、维护横向(而非纵向)主体间关系的能力。

  • 另一方面,传统的政企、政社合作更多发生在可预期目标、内容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而数字化改革却是一个有着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领域。在这一领域,政府的首要职责不是以公共财政投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项目,而是为市场、社会主体的探索创新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

显然,政府内部的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而实现这些改变,则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 “放管服”改革,用绣花功夫去细化工作。

政企共探数字政府边界

事实上,面对数字政府驱动力的转变,对与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服务商来说,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从“技术驱动”变为“业务驱动”,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确定性“需求”,需要数字化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一起围绕“任务”来设计相关的智能化应用。

这意味着,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服务商不仅需要具备能够基于历史与现在的规则,在此能力之上,还要能够与政府共同建立新的规则,提供更好的数字政府建设解决方案。

就以上海两会的线上咨询活动为例,腾讯需要在一网通办平台,面对两会的场景迅速搭建起新的智能化应用,基于此前的一网通办的入口,识别身份之后就可以登录平台,进行询问。

在此基础之上,腾讯还为智能化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关键词回复,智能调配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多方面提高效率。

虽然看起来并不繁琐,但对于服务商而言,其不仅仅需要懂技术,更需要懂政府业务,有行业生态。

在有了这些能力之后,服务商能够在面对政府业务需求的时才能快速的实现场景化。

对于政府而言,其需要明白的是,数字化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是一切政府工作的依归。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能抽象理解为一种口号式的宏大叙事,它需要落脚到每位公民的具体福祉,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保证他们能够充分共享数字化改革红利。”郁建兴表示到。

在此背景之下,随着政府数字化改革的持续深化,各级政府需要更加重视从“建设”到“运营”的发展阶段转变,形成更加富有品质的数字化项目,让民众在数字化改革中更有幸福感。(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a0FD8jTegJe1HTRQ.html#comments Sun, 07 Feb 2021 13:49:00 +0800
健康码走出“战国时代”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UMU4dSOyBOHLdckF.html

作者 | 王德清

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

新冠疫情肆虐以来,健康码俨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通行密钥”。

作为新冠疫情精准防控的重要工具,许多城市在疫情爆发之后,纷纷联合了相关供应商,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码。如北京的“健康宝”、上海的“随申码”、广东的“粤康码”、广州的“穗康码”……

真麻烦,换一个城市就要重新,申请当地的健康码!

微博网友@Y1ZE晒出的深圳宝安机场的健康申报现场

在过去的2020一年里,这样的牢骚并不鲜见。虽然从国家层面一直都在推动各省(区、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一直都不顺利。

2021年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2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春运期间,要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保障群众必要的出行需求。

“全国互认、一码通行是普遍性的原则要求,‘码”上加‘码’是个例、是特殊,确有原因暂不能与其他地区互认的,要先报告。”连维良特别强调到。

春运临近,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多省市发出了工作地过年,非必要不出省等倡议。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较往年同期下降近6成,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客流将下调至2.96亿人次。

显然,即使春运流动人员相比往年下降许多,2.96亿人次的流动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健康码不互认,到底多不方便?

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网红”,健康码一经推出,便以星火燎原之势拓展到了国内百余座城市之中。

随着“亮码”成为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的动作,一城一码的“弊端”便就不断显现。

2020年3月27日,社交平台上多个视频显示,江西省九江市长江一桥处,湖北省黄冈市与江西省九江市两地警务人员发生争执,有一方人员被推搡到地上。视频拍摄者称,起因是九江交警不让湖北车辆人员通行。

次日上午,江西省和湖北省两属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联合发布公告,称经共同协商,双方均撤销疫情防控期间设置的临时防疫站点,双方互认健康码,两地群众持绿码通行,不需要其他任何通行证明。

除此之外,也有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到:“从江苏飞贵阳,从机场出来扫了三次码,去市区大巴上又要扫码,去火车站又要扫码,到了下面县城出站又要扫码……,各种码并不一样,效率太低。”

笔者回想起2020年的第一次出差的遭遇,也同样如此。

2020年8月,从北京飞往深圳,临登机前,机场工作人员就在提醒候机乘客提前注册粤康码,而由于机场的物料有限,主动扫码的乘客蜂拥在了一起。

当行程结束回京之后,在机场则需要通过“京心互助”小程序填写相关信息,汇报行程,同去程一样,登机口也挤满了主动扫码填写信息的乘客。

可见,如若在春运期间,健康码无法全国互认的话,势必会造成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发生人员大规模聚集,而这无疑也提高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也增加了相应的风险。

伪造健康码“钻”空子

因为健康码的并未统一,网友们不断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健康码”的种种不便,因此也让一些不法人士趁机“钻了”空子,打起了做“假健康码”的主意。

2020年4月,就出现了一批试图用“假健康码”蒙混过关的人,当时,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透露,对于故意伪造健康码、躲避检查的人员,各地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依法从重惩处。

在2020年年底,微博上一位用户吐槽到:“谷歌市场上面竟然有这种缺大德的应用。

据配图显示,这款应用名叫:“健康码演示”,其简介写到:该应用可以模拟各地区的健康码/复工码/通行码的不同显示风格 ,并且“可展示绿码/黄码/橙码/红码状态。同时可以自定义显示数据,如地区、城市、姓名等。

据光明网报道,仔细比较,虽然其提示字句与与官方绿码下方的提示字句不同,但该应用与官方的健康码在字体、字号、颜色、页面布局上非常相似,粗看的确容易使人混淆,足以以假乱真。

据杭州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一应用自 2020 年 5 月 6 日首次发布至 12 月 26 日,在此之前已有 12 次更新,一次次更新在拟真度上都有了提高。该应用被下架时已是 1.6.0 版本。

更为离谱的是,该应用已经被累计下载超过1000次,在网友晒出的用户体验截图中,有用户居然表示:“希望作者能多做几个地区的。”

“想要利用‘假码’隐瞒病情毕竟是少数,因为从重点区域来的旅客,都还需要核酸检测证明,并非只是亮码就可通行,因此利用‘假码’的用户,一部分是为了隐瞒行程,但是大多数会是因为觉得麻烦,抱得侥幸心理用‘假码’应对繁琐的检查。”

该业内人士接着对雷锋网说到:“如果我们正常使用的健康码足够便捷,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一码通行到底难在哪里?

针对一码通行这个问题,事实上相关部委一直都在竭力推动。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就明确提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

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会同各地区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方面,推动建立了健康码跨省份互认机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省(区、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

“健康码技术提供方主要是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来提供,它们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难以全国互认。”

对于健康码无法全国互认,人们喜欢以互联网巨头之间流量竞争来看待这一问题。

但事实上,各地的健康码都是由各地方政府来主导,基于各地大数据中心,以及用户自己申报,进而用政府制定的算法、规则来运行。

早在 2 月 15 日,腾讯宣布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接口标准》,正式被推荐给各地作为技术标准规范,同时,基于此标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在2月29日推出了全国范围的“防疫健康信息码”,并同时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上线,逐步推动全国健康码互通

在技术层面,雷锋网了解到,阿里和腾讯背后运用的是 ElasticSearch 系统。ES 系统是行业通用的数据库系统,不存在技术难题。

在此背景之下,很多省市都已经做到了健康码的互认互通,如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先的城市都已经实现。

但在部分省市,目前推进仍旧受阻,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表面上看,健康码在各省市互认的难度是技术和标准,深层次的原因是各自利益的权衡,缺乏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胡功群接着说到:“健康码互认在技术上没有障碍,只需各地遵循标准技术规范,互相开放共享数据,保证业务的有效性和协同性。

事实上,对于共享数据,各个城市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数据共享安全性怎么保证?数据泄露了责任应该谁来承担?”

在此顾虑之下,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便就持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保持观望,并不有所行动,而政府部门的态度,也就导致了“码不通”、“码”上加“码”的现象仍旧会存在。

而这也正是诸多用户,即使看到了国家层面推出相关政策也不为所动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虽然从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推动着健康码的互认工作,但对于基层执行人员来说,目前仍缺少相关的培训,在具体执行层面,社区的工作人员,车站的工作人员往往只认自己所在城市的健康码,即使是“全国防疫健康信息码”,其也并不认可。

在雷锋网看来,对于各省市健康码互认,从国家层面推动技术标准、互认机制统一只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而能够真正实现健康码真正统一的关键是,首先是要让各级政府拥有大数据支持的精准防控意识,同时。对于基层的执行人员,也要不断加强培训,及时有效的了解相关政策,确保疫情防控的精准、高效。

“健康码的作用就是管控风险人群,放开健康人群,满足必要的出行需求。码上通体现的也是精准的防控精神。精准防控的策略一直都被认为是有效的,在今天依旧如此。”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UMU4dSOyBOHLdckF.html#comments Mon, 18 Jan 2021 18:06:00 +0800
健康码,要大一统了!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sRwyg9yiSFAeNnff.html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在看到卫健委12月10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破除多码并存互不通用的信息壁垒,这一新闻之时,想必工作需要经常出差的朋友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开篇的那句歌词。

作为疫情期间被赶制出来的产品,健康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被视为现代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升级的新方案。

一码通行,真的盼了好久

回想起2020年的第一次出差,在北京上飞机之前,候机口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开始提醒乘客:

因防控疫情需要,前往深圳的旅客,要提前注册粤康码,为了您出行的方便,请您提前注册,以免耽误您的旅程。

然而这只是扫码的开始,在抵达深圳,准备入住酒店时,前几个小时刚刚注册的“粤康码”已经没了用处,酒店前台则要你通过“深i您”小程序注册另一个健康码,进行确认。

此外还要扫描行程卡确认行程,甚至当地的公安部门也有一个码,需要填写相关的信息。

当行程结束回京之后,在机场则需要通过“京心互助”小程序填写相关信息,汇报行程。而达到北京之后,还需要将最近的过往行程在“北京健康宝”中进行上报,方能亮出绿码。

如此繁琐的操作,让大多数出差人士,倍感不便。

是技术问题还是数据互通问题?

腾讯云对雷锋网表示到,健康码的互通互认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题,主要是各个地方政府数据的打通。

事实上,2020年3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就对各地“健康码”为何不通用进行了回答。

杨文庄表示,首先,目前不同省份的风险等级、响应级别和防控要求不同,因此各地“健康码”生成的标准也并不统一。有的对接国家平台的查询接口,有的依据当事人的出行轨迹,有的依据体温自报。此外,健康码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之后的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据此做出判断。

杨文庄接着表示,目前,相关数据实现省内共享已经没有问题。同时,有关方面也支持推进省际风险评估互认机制,例如广东、浙江与四川、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都陆续签订了省际的劳务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健康监测互认机制,这种做法都值得肯定和借鉴。

但为何会出现笔者经历的那种情况呢,在深圳一些地方粤康码并不好用,而要用深圳本地的健康码。

相关人士表示,这是由于各地社区、酒店等场所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培训,对相关政策不熟悉,有很大的关系。

健康码增加就诊功能

在健康码上线100天的时候,雷锋网就针对健康码是否会”消亡”进行了讨论。

腾讯健康码的负责人、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说,健康码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会慢慢演进为新常态。 

他谈到了个人理解:在数字中国大的战略之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这必将带来的结果是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转化,形成一个映射的空间,未来在这个空间里政府如何做跨地区治理、基层如何做流动数据管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健康码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模式。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周平则表示:“未来要建立国家应急体系,就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那么健康码在前期有非常好的应用基础,这样就没有必要再把它抛弃掉,再构建别的体系,这是长期存在的理由。”

可见的是,健康码正在实现相关的功能。

就在本次发布的《通知》中进一步要求,增加健康码的就诊功能。《通知》提出,各地要按照国家制定发布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规范应用,重点解决医疗健康服务“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具体来看,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以身份证号码为主索引,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逐步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

一码通用的重点领域关注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在线信息查询、健康教育、血液管理等

除了就诊,健康码还将增加结算功能。

《通知》要求,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与金融支付码、市民卡等“多码融合”应用,在不同部门“卡”、“码”可切换的基础上,通过“多码融合”的追溯管理,在“三医联动”中逐步实现医疗就诊记录、费用清单、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医疗费用结算记录等有效监管,并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有效融合应用。

对此,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文先表示,推进医疗卫生系统“一卡通行”、跨部门“多码融合”的目标就是将很多部门的卡集成到一张卡上去,或者集成到一个识别体系上,最终实现“一码溯源”,最大程度解决百姓看病就医报销的“九龙治水”问题。

这是此次行动通知需要着力突破的一大难点,执行落实到位也将是一大亮点!刘文先说。

不可让“智慧化建设”成为城市新的“病症”

健康码的诞生,是我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的最好的体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健康码在为社会防疫提供便利的时候,却并未考虑到逐渐老去的群体。

就在中国政府网上有这样一条留言:

现在去超市、医院、银行都要“健康码”。我爷爷奶奶70多岁了,普通老年手机都不会使用,更别说智能手机了。现在让他们整个健康码,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像他们这样的老人,有子女帮忙申请还好,没子女或者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自己都无法申请和使用“健康码”。这样导致他们不能去超市买菜、去银行取钱、去医院开药。现在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还有很多,请相关部门重视一下这个问题。

留言的时间是2020年3月8日。

然而在此后的新闻中,我们也看到了大连老人乘坐地铁因为没有健康码被拒绝;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

这也让人们重新审视到,智能是服务人,还是折腾人?

对此,《通知》指出,对老年人、儿童等群体,要合理保留线下人工服务,切实解决智能技术障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防疫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细致适宜的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要求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对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加强防疫健康码数据规范使用,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切实保护个人隐私。

也只有这样,我们城市智能化的升级,才会更有温情。(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sRwyg9yiSFAeNnff.html#comments Sun, 13 Dec 2020 11:06:00 +0800
数字广东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e7tzg3O4jIYsfrAw.html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电子政府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从2018年的0.6811提高到2020年的0.7948,排名升至全球第45位,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线服务指数升至0.9059,指数排名大幅提升到全球第9位。而这也是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不仅是对政府应急抗疫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检验了我国各级政府的数字化建设短期成效。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所有省级以上政府都设立了疫情防控专题,在线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的辟谣信息,以权威信息引导广大网民科学抗击疫情。同时,在政务APP、政务小程序上上线了个人健康申报、口罩预约、复工备案、健康码等与疫情紧密相关的应用。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指尖办”。

然而,作为各省市的“一号工程”,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的表现则是参差不齐,因此对于很多省市来说,亟需一个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样板”。

“一号工程”诞生的数字广东公司

不同于其他省市的是,早在2016年广东省就将数字政府建设列为“一号工程”。

2016年,广东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排名第九,落后于浙江、贵州、江苏省等其他八个省市(含直辖市)。这深深触痛了广东省政府领导班子。2017年6月,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在广东联通调研时表示“第九”这一排名太差,广东联通方面就提议打造数字广东。马兴瑞当即表示,让广东省的互联网企业一起完成数字政府的改革建设。

2017年底,广东省政府全面启动了“数字政府”改革,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18项重大改革任务的第一项。而对于“数字政府”改革的第一项则是将将广东省政府将原有体制打破,裁撤了省直机构的省信息中心以及省直各单位的信息中心。成立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政府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和指导全省的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明确将政府数字改革建设工作的技术支撑部分,交由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

同样在2017年,腾讯联合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共同出资成立数字广东公司,其中腾讯为牵头方持股49%。三大运营商代表国资合计持股51%。

在省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下,数字广东最终形成了“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挥、管理、监督,成立省级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机构,改变以往各个部门既是使用者又是建设者的双重角色,将部门变成服务的使用者、评价者,把原来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建设能力集中起来,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调度,形成建设能力的集约效应。

对此,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数字广东采用了‘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并且政府把‘数字政府’的建设和运营,交由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来承担,在全国尚没有先例。”

而这家承担省级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机构角色的企业,就是数字广东公司。

数字政府改革的技术能力支撑者

“数字广东公司是以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的建设运营机构这一定位而成立的。因此数字广东公司的组织架构也是对应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需要的。”数字广东公司联席CTO杜葵在接受雷锋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杜葵介绍,数字广东公司目前在职员工超过1600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员都是技术开发人员。同时数字广东公司也根据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需求划分了三条线,分别进行底层技术研发、政务云平台搭建工作;为全省各委办局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服务;提供统一的交付标准并负责验收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夯实广东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数字广东公司还在全省21个地市都成立了分公司来支撑广东全省数字政府建设“一盘棋”、强化省市改革协同市场推广等工作。

除此之外,数字广东公司根据《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 》提出了「3+3+3」建设模式。即打造3大平台(政务云平台、政务大数据中心、公共支撑平台);提供3大应用(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面向3个对象(老百姓、企业、公务员)。

2018年5月21日,数字广东公司推出了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很快就深入到了广东群众的生活之中。至今累计上线1242项服务,其中办理类761项、查询类481项。1036项服务实现“零跑动”,105项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电子证照上线数82个。实名注册用户数已超过6700万,平均每2个广东人就有1人使用。

 2019年8月20日,“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面向全省1200万商事主体。作为致力提升营商环境的粤商通,目前已将企业开办、经营许可、报税缴税、创业补贴、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招投标、融资贷款、信用查询等668项重点高频事项集成到一个APP,方便企业“一站式”办事,集纳29种涉企常用电子证照,支持企业手机亮证和业务系统自动用证,实现更多事项“免证办”。

而粤政易自2019年1月试运行以来,已为广东省21个地市逾65万名用户开通账户,接入应用800多项,公文处理时长比之前缩短超过40%。可实现跨部门、跨地区音视频会议、图文会话等功能,并可随时随地处理公文流转、审核文件、跟进督办等日常公务。

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编制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0)》显示,广东在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这是广东去年跃居全国第一后,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广东省“数字化抗疫利器”

“新冠疫情刚刚发生的时候,广东省政府就要求数字广东公司尽快组织起一支技术团队,以技术手段来抗击疫情。公司火速响应,建立起了一支由CEO担任组长的数字化抗疫队伍。“

而这一切也正是在春节期间,数字广东公司将在家休假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通过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现场支撑等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数字抗疫,前前后后约有500余人投入到了技术研发工作中。

疫情期间粤省事团队产品负责人原茜在家办公

“虽然现在疫情在广东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实际上我们整个抗疫工作专班,从春节开始到现在基本没有休息。”

杜葵接着说道:“数字广东公司的抗疫‘战队’,在第一时间就上线了‘粤康码’,在重点管控过程当中,上线了物业登记、网格化管理的相关应用,在学生返校复课时期,上线了‘学生健康报送’相关应用服务。最近则根据中央和省政府的要求,正在完善粤康码和澳门健康码互认的工作,有力支持两地人员正常往来和经济社会交流恢复。”

数字广东公司员工协助市民使用粤澳健康码通关

面对疫情,企业的复工也是困难重重。为此数字广东公司在相关部门的部署下依托粤商通APP、广东政务服务网上线了中小企业诉求响应服务,涵盖用工、融资、税务、出口四大类诉求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

同时为了配合省政府出台的扶持企业相关措施,粤商通和广东政务服务网上线了企业防控疫情服务专区,进一步支撑企业积极开工复产。据统计,疫情期间广东政务服务网累计业务办理量同比增长244.52%。

据杜葵介绍,在今年4月中上旬复工复产复学之际,粤省事每天的访问量达到了1亿多次,同时粤省事的实名注册人数也呈现数倍的增长。同时在整个疫情期间,粤省事在1.5天到2天的时间就会进行一次版本的迭代,在最频繁的时期,一天内会发布两个版本。而所有的更新工作,都会选择在凌晨2点到3点,访问量最低的时间,这一更新频率一直持续到现在。

同时“粤省事”实名注册用户4个月内激增3000多万,单月业务办理量从1月的3698万笔跃升至4月的2.05亿笔。截至5月22日,“粤康码”累计使用人数8883.47万人,亮码12.96亿次;入境人员“粤康码”累计使用人数3万人,亮码25万次。

数字广东公司支撑精准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展现广东“数字政府”战“疫”实力。2月22日,在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已经有354个广东省重点项目复工。2月24日、广东省就率先将防疫等级降为二级响应。

而这一切正是因为广东利用“数字政府”平台,在破解人员流动存在的困难的同时,提升基层查验和大数据防控效率,从而让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控。

由此可见,广东省自上而下的“一号工程”卓有成效。

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技术自下而上推动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改革’二字是这句话的重点,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去打造出来的政府才是我们需要的数字政府的目标体系。”

在担任数字广东的联席CTO之前,杜葵曾在江苏南京市信息中心任职,在政务信息化领域拥有将近20年的工作经验,对于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他深知痛点在哪,也更清楚如何破局。

他对雷锋网表示数字政府的改革建设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就是标准规范,所谓数字政府就是要形成一个整体,政府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能够让政府的信息、数据应用等等这些方面都能够统一。这些统一必须要靠标准规范的打造,才能够实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数字政府的公共开放基础能力,非常关键。大家可能都普遍能够认识到,比如政务云,政务网的这样的一些基础设施很关键,那么在这个之上,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的平台,应用协同的平台,电子印章、电子身份证这样一些公共支撑的这些平台,都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只是助推,作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主导者,政府要不要往深处改,决定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成败。

在数字政府建设之初,广东省五十多个委办局同其他省份一样,经过了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拥有了上千个系统,形成了上千个“信息孤岛”,信息难以共享。

但当广东省决定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广东省政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令业界叹服,并也将其视为“数字广东”成功的关键。

而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的技术能力支撑者,数字广东公司则在分析了应用需求之后,在技术层面自下而上打造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打造数字政府的底座。

杜葵对雷锋网记者说道:“数字广东公司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主要作用就是将数字政府底座建设好,打牢并做扎实,另外要足够开放,把更大的空间交给地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去开发更多的应用,同时数字广东也在打造自己的生态,与生态企业共同把蛋糕做大。”

共建数字政府应用

可见的是,数字广东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助力广东省打造了一个数字政府建设的“省级样板”。而越往后,随着政务云、政务大数据平台的不断建设,数字政府建设也将迎来攻坚阶段。

而在新的阶段,如何优化机制,带动省政务信息化的生态发展,持续支撑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也将成为数字广东公司新的挑战。

在8月7日-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雷锋网联合承办,鹏城实验室、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协办的第五届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将在深圳开幕。

杜葵将出席「智慧城市新基建专场」,并将带来题为《打造数字政府底座,共建数字政府应用》的主题演讲。

one more thing,送上一波福利,添加小雷哥微信(ID:leiphonesz2018),获取「智慧城市新基建专场」限量免费票。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e7tzg3O4jIYsfrAw.html#comments Tue, 04 Aug 2020 17:34:00 +0800
华为首次对外发布智慧政务全景图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6u0hnd2HtNAmWxRj.html 政府作为城市的建设者、管理者、资源的配置者,能够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则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牵引产业落地,为创新业务夯实数字生态土壤。

7月30日,华为智慧政务峰会2020在云端举行,从政务云平台打造、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以及直击业务痛点的政务应用,华为的智慧政务全景图就这样在“云端”展开。

"1521"智慧政务解决方案

峰会上,华为首次对外发布端到端的智慧政务"1521"解决方案,完整涵盖政务业务入口、应用、支撑平台、鲲鹏政务云和信息化基础设施。

据华为公司数字政府副总裁蒋毅介绍,智慧政务解决方案全景图包含:

  • 1个统一入口,实现了政务业务统一接入,借助华为在大、中、小屏上的产品布局,实现不同终端上的"一站入口、一触即达";

  • 5类政务应用,构建面向政府、企业、民众的"一码通、一网通、一号通、协同办、协同管"智慧政务应用场景生态,直击业务痛点;

  • 2个引擎,即"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和"区块链可信政务服务平台",支持政务服务数据的可信融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盘得清"、"管得住"、"用得好";

  • 1个鲲鹏政务云底座,通过高效、安全、可信的鲲鹏全栈云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华为智慧政务解决方案全景图,将5G、AI、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政务业务中,利用"双引擎"的差异化能力,使能政务数据更好服务于场景化政务应用,支持政务办公效率更高效、企业与个人办事更轻松,真正实现"线下"更有速度、"线上"更有温度。

安全可信是政务数据和业务安全的基石。区块链技术很好"适配"了数据可信共享交换、统一安全身份认证等需求。作为"全国第一个政务大数据共治模式"的先行者,北京市经信局与华为共同规划和建设了北京目录区块链系统,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特点,将分布式存储、联盟链成员相互认证、数据安全可信等特性用于数据"钥匙"的管理,面向全市各部门提供"统管共用"的区块链应用支撑服务。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表示,目录区块链系统作为北京全市大数据的"定海神针",将全市50+委办局的职责事项统筹管理,盘清了数据家底也盘活了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政务协同的"提质增效"。

如今,深化"放管服"改革已经按下快捷键,创新政务治理新模式成为各地政府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修课"。

"一网办、零跑腿"渐成常态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加持下,各地政务服务正开启"秒办"模式——

在深圳,华为助力深圳启动"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累计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服务1327个,并首创无感申报模式:实现办事信息零填写、申请材料少提交,目前实现"秒批"事项200多个。

雷锋网了解到,在广西,华为打造的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正在使自治区单一部门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与网上可办率90%以上,"一网办、零跑腿"已渐成常态。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管理局数据资源与安全管理处处长陈杰浩介绍,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以"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事通办、一体安全"为目标的"五个一"政务数据治理模式。目前,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已实现全区全覆盖。从数据效果看,实现企业开办注销0.5个工作日办理、智能审批系统"秒批";审批时限压缩75%、提交申报材料的种类减少26%、填报表单减少60%,大大提升了民众体验感和获得感。

截至2020年,华为在中国数字政府行业实践落地550+政务云大数据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38个,省级/直辖市政府项目26个,市县政府和委办局项目490+个。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6u0hnd2HtNAmWxRj.html#comments Thu, 30 Jul 2020 23:43:00 +0800
腾讯将政务野心,和盘托出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sWoVPiqRnSwx3r8W.html 文|王刚

出品|雷锋网产业组

500多年前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无法预测到,他极力倡导的“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想法在后世会迎来挑战,而这一挑战正是来自于科学体系下产生的数据。 

基于精准数据来研究社会现实,也让历史上诸多强调个人意志力的理论变成了旧范式。 

这一切,与当代的技术繁荣分不开。 

传统的政治结构以及城市治理,形成了信息壁垒与权力的封闭结构,但随着今天自上而下倡导信息革命、数字化革命,政务形态的“智慧化”就如同江河解冻,势不可挡。 

在国内,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厂商带来了电商革命、社交革命和信息对称革命之后,他们的力量也日益渗透进城市治理与政府的决策行为之中,依靠技术力、连接力为政府提供新的舞台。

 

在入局政务领域5年之际,腾讯在近日就对其政务布局进行了一次大输出:政务战略的大升级,并发布了一系列“全家桶”式的产品。 

腾讯政务第5年,带来了新一代WeCity技术平台 

一直以来,腾讯通过通讯网、物联网、数据、云计算、安全、互联网等腾讯云基础和能力打造了腾讯微瓴、腾讯海纳、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灵鲲等智慧平台,并且在广东与三大运营商合资成立了数字广东,在全国多地“猛烈推进”其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的方案。 

时至今日,腾讯政务已经做了5年。

过去5年,腾讯政务已服务近30部委、30个省、500座城市、10000个社区,为9亿民众提供超过1000项移动政务服务,为1500万企业提供超过100万项涉企服务。 

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天中国整个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民众需求、政府治理形成了新的挑战。遵循着“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在疫后,符合政务、企业、民众三端需求的自上而下的方案必将被市场需要。 

借用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的话来说,“疫情既按下了暂停键,也按下了快进键,疫情之后新的能力呼之欲出。” 基于此,政务战略升级,来了。 

首先是技术体系发布:腾讯带来了新一代WeCity技术平台。 

雷锋网注意到,这个技术平台可以总结为1+1+6的结构,比2019年发布的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有了一定的更新。 

新一代WeCity技术平台

  • 1:底层1个融合新基建元素的“数字底座”,将5G、AI、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基建元素涵盖在这里,构建一套新的“计算、交互、连接、安全、科研”等方式。

  • 1:中间层1个“一体化融合引擎”,满足政务信息化的新要求。服务融合、应用融合、数智融合与身份融合。

  • 6:新一代WeCity技术平的“6大领域能力”,腾讯目前所有的连接工具基本在这里发挥效用,比如政务微信、营商通、灵鲲平台、掌上决策、一网通办、云启基地等;在协同办公、市场监管、社区治理、决策指挥等领域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以底座能力为基础,全新的政务云2.0也被开发出来了。 

据介绍,2.0的含义在于:随着政府对于科创引领、产园发展的需求,除公有云、私有云外,政务云2.0还可针对政府的多元需求提供科创云、基地云、园区云等资源,并支持针对不同需求的不同组合。 

这实际上,是给目前的云资源赋予更强的应用属性,建立了一个“政务专区”。 

腾讯政务2020年的“小目标”

产品发布上,腾讯也带来了Weapps一站式应用研发平台,主打“低代码+可视化配置”,主要是给生态伙伴们用的。

在这里,腾讯主要提供云开发基础能力(云函数、云存储、身份登录及云数据库)和云开发扩展(内容管理系统)。小程序、Web、APP都可以在上面做研发。 

“城市合作人”计划是腾讯又一举措,旨在“拉拢生态”。 

腾讯云副总裁王峰介绍,自2019年10月公司发布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以来,项目遍地开花,今年又有新基建的号召,他们必将要把触角伸到更远的地方。

这个计划招募软件开发服务商、行业方案提供商等多种群体,在权益上,王峰声称,合伙人将得到亿元级WeCity项目支持、百万公有云资源支持,以及与腾讯云联合产品开发上架等。 

“一网统管”、“政务协同”、“未来社区”成重头戏 

这次战略升级,体现在G端、B端和C端都有不同的产品展现。 

“一网统管”产品可在一图之上全面显示城市体征各项指标,实现一图多景。这实际上是腾讯入局数字孪生后的一项成果,基于地理信息模型GIS、城市信息模型CIM,融合卫星图、室内图、视频流、物联感知设备、分析图表等,将城市运行全局以数据的方式得以多维呈现。 

“一网统管”产品界面

一网揽全局、一屏观天下,要真能实现,政府一把手做城市治理就简单多了。政令不再是脱离实际的,毕竟,听得见炮火的决策者才能做出一流的决策。 

在这里,腾讯基于微信、企业微信、政务微信、腾讯优图、腾讯云、腾讯地图、腾讯大数据的能力,为观管结合,平战一体的政务要求提供工具。 

而“政务协同”平台战略,也是基于新基建底座+开放平台+3款工具(微信、政务微信、企业微信),在政务办公场景下的一次升级。 

粤政易界面

腾讯云政务协同负责人贺啸提及,疫情期间人大会议“云听会”与广东省粤政易的两个例子,充分印证了内外沟通协同、横向业务协同、多源数据协同目前可以做到,也能做的很好,面对防疫与抗灾,民众、企业、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办公人员需要更多高质量协同。 

基于腾讯海纳成功的社区智慧升级经验,腾讯还发布了智慧社区2.0版本的腾讯云未来社区,名称与Slogan都有所变化。

目前,腾讯云未来社区已覆盖全国42个城市,11000个小区,近千万户家庭。 

腾讯云未来社区总经理章显提到,未来社区将汇聚社区基础流量、内容流量与商业流量。如果此前的1.0版本是平台策略,新的2.0版本则是生态策略,从物业管理获客/智能停车获客到互动娱乐留存/图文内容留存,再到社区广告变现/视频直播变现/裂变营销变现,整个链条上汇聚了大量的行业公司。 

当天,章显抑制不住激动,在朋友圈写下了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三年了,品牌升级再出发!未来社区:智领未来,连接幸福。 

政务智慧化迅猛发展的物种 

整体来看,这些技术与产品体系的更新,也正好契合目前“边缘治理”的趋势,数据化对经验主义表达的加固,以及政府治理资源与治理功效的相得益彰。 

只是在这个征途中,腾讯依然是坚持“半条命”原则,一半自己做,另一半开放出资源给生态合作伙伴来做。 

一直到今天,数字广东作为腾讯与三大运营商合资组建的公司,已经在政务智慧化上趟出了一条新路,广东省的数字政府建设也名列全国前茅。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尚省此前提到,“政企合作、管运分离”,他们已经探索出一条区别于传统的模式。目前在广东,粤省事(面向群众)、粤商通(面向企业)、粤政易(面向政府)3款产品非常流行,6600万人实名注册了粤省事,82%的事项实现零跑动;粤商码方便企业码上办事并了解政策;而依托政务微信的粤政易,则使全省的各级公务员实现扁平化管理高效运转。 

这一切背后都有腾讯的诸多元素,从人员编制到产品工具,从政务云到腾讯安全,腾讯为数字广东注入了相当多的资源。 

早期那一批只懂互联网、不懂政务、一切从零起步的腾讯人,今天已经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领域成了老兵,而当年那些游击作战的部队,在今天也会师,组成了集团军。 

市场竞争,踩住关键线 

雷锋网也注意到,随着像腾讯这种互联网巨头的不断杀入,政务市场的格局在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华为、浪潮们占据着政务市场最早的资源,圈地非常成功,并且与政府建立了长期的信任感,在前几年,这是BAT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在移动化战略和数字政府改革的穹顶之下,互联网云厂商开始获得订单,通过生态打法补齐应用短板,尽管出现过凶猛厮杀的价格战,但政府对从底层到应用全面翻新的需求一直在高涨,这让BAT们赢得了机会。 

而今,新基建横空出世,提振了朝野上下对经济恢复的信心,国内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这3大信息技术基础领域也有了一定成绩,对新基建高调投入数千亿的巨头将获得更多青睐。 

回到云市场,相比企业级云服务,政务云竞逐更为激烈,这其中,在云厂商们底层能能力同质化的今天,拼的是中台的能力,拼的是对政务的理解,拼的是应用层的丰富与精细。 

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这次的政务战略的发布,既是对过去5年征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政务市场的一次野心昭示。 

数字政府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线,政务云是数字政府的关键线,政务云是云计算的关键线。在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进化的当下,巨头厂商也正迎来崭新的开局。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sWoVPiqRnSwx3r8W.html#comments Thu, 16 Jul 2020 21:46:00 +0800
健康码,会消亡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2qyR4gyGon4PA5cO.html 作为一款疫情期间被突击式开发出来的新物种,健康码让人们见识了它疫情防控的巨大威力:出行必备神器。 

而在国内防疫工作步入有序恢复阶段时,欧美国家还处在确诊病例高增速爆发期,“美版健康码”也在科技巨头苹果谷歌的联手中被打造出来。 

当我们在国内的健康码上线100天之际重新审视它的出现,会觉察到它不仅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探索”,也是在线政务、数字政府的一次提前演进。 

不过当下,与欧美不同的是,国内的健康码似乎正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我们思考的是:在后疫情时代,它将何去何从?它会不会只是特殊时期的昙花一现?国内的科技巨头会让它怎么走下去? 

上线100天,2天1版本 

健康码在疫情爆发初期就成功诞生,有其必然的逻辑。 

“健康码到现在为止也是一百天了,这里边充满了辛酸和各种故事,但是最终的结局非常不错。”

腾讯健康码的负责人、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这样感慨。

根据最新的数字显示,腾讯防疫健康码上线100天,累计访问量达260亿次、亮码90亿人次、共覆盖全国10亿人口、400多个市县、5100多个村庄,成为各地政府疫情防控有力工具。  

疫情最初,整个社会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如何快速了解民众的发热、感冒、接触确诊病例等信息,是个相当棘手的难题。传统做法是个人填写纸质表格,政府汇总做疫情上报,慢慢沉淀数据,但是对于这种极易感染的流行病来说,这招并不管用,且繁琐的填报增加各种交叉感染的可能。 

觉察到这个弊端,腾讯的政务团队率先启动了,从2月1日就开始了健康码的开发上线。 

据了解,腾讯政务团队最先和广州市政府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通过一款小程序来实现疫情信息管理,这就是“穗康”。之后,腾讯政务团队连夜制定出了“微应急”解决方案,三天后,第一版“穗康”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广州居民提供健康自查上报、口罩购买等服务。 

后来的数据显示,广州成为腾讯支持的首个上线健康自查上报功能的城市。广州“穗康”上线当天,访问量就突破了1.7亿。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燿文是整个参与健康码酝酿、产生的全过程的。最开始是大年三十晚上,她接到了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让市政数局马上参与疫情数据分析工作,从那时候开始,政数局和腾讯以及多个公司就在一起研讨。 

由于从上线当天到后期,系统上的健康状况申报量飞涨,2月9日已经达到近200万,健康码需要不断扩充功能。 

王燿文谈到,到3月21日,50天的时间里差不多有33个版本,几乎2天就有新版本。到3月末迎来疫情境外输入防控任务,当天健康码就上线了专门针对境外人员的版本。4月上旬,深i您健康码和广东省内做了互认,得到了国办、省局的大力支持。 

健康码是不是短期行为?

这个问题比较关键,毕竟目前各类健康码上面的注册人数都非常庞大,超过了绝大多数APP,一旦废止,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腾讯健康码的负责人、腾讯云副总裁罗朝亮说,健康码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会慢慢演进为新常态。 

他谈到了个人理解:在数字中国大的战略之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深入推进,这必将带来的结果是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转化,形成一个映射的空间,未来在这个空间里政府如何做跨地区治理、基层如何做流动数据管理,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健康码则是值得继续探索的模式。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燿文则提到,深圳市非常重视码的统一,会将市内各个社区的码进行整合,老百姓有一个码就能使用多种服务。他们希望能够把健康码升级打造深圳市市民码,而且是城市级服务码,能够推动城市一体化。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周平提到,当健康码逐渐演变成城市码,应用不仅是出行,其实它和互联网医疗和健康养老这些都有一定的关联,那么未来从业态上来讲,会涉及保险或者重大活动的保障等等,所以当时他们在提标准的时候,就提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信息码——它就不仅仅是指健康,健康功能只是其中之一。从健康码的应用来看,未来的考虑实际上是基于健康码的国家标准再来制定信息码的标准。 

“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因为现在很明确,未来要建立国家应急体系,就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那么健康码在前期有非常好的应用基础,这样就没有必要再把它抛弃掉,再构建别的体系,这是长期存在的理由。” 

可见,从厂商应用到政府治理,再到国家层面标准制定角度,健康码未来的想象空间依然很大。关于健康码消亡的争论,可以告一段落。(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2qyR4gyGon4PA5cO.html#comments Sun, 24 May 2020 09:01:00 +0800
数字政府进入后疫情时代,百分点能用数据智能做些什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bEmpjc2O0hbAP5VS.html 新冠疫情接近尾声,数字政府的建设反而被推至高潮。IDC指出,在政府治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反面,疫情带来数字平台和大数据商机。

2019年,业界即有观点认为,数字政府的建设进入2.0时代,具体表现为“数字化”向“数智化”转折。2020年伊始,疫情黑天鹅突然爆发,尚未进化至完全体的数字政府就迎来治理大考,健康码等应用在疫情防控找准了位置,盘活数据之后的数字政府应用成为抗疫的有力支点。

也许是时候谈谈数字政府的下一步了。百分点董事长兼CEO苏萌近日接受了雷锋网在内的媒体采访,分享了数据智能如何助力数字政府建设,以及百分点的数字政府业务进展。

百分点董事长兼CEO苏萌

数字政府的后疫情时代

数字政府的建设经历了数次迭代,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数字政府、智慧政府等概念代表了政府信息化发展的数个阶段,目前我们就处于从数字政府到智慧政府的演进过程当中。

过往四十年的数字政府卓有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政府的建设需要更快响应、更精细化以及更智能化。

2019年11月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

疫情之前,数字政府的建设已然加快,疫情之中数字政府带来的正面启示,则让数字政府再度加码。

在疫情当中,数据智能技术打通政务数据,促进了政府各部门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数据智能技术与网格化治理融合下的社会精准治理。疫情下,数据智能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效率表现十分亮眼。

尽管疫情期间暴露了数字治理方面的的一些短板,比如政府各业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问题,数据融通不足、技术赋能不够、场景融合不强,但这更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数字政府的目标恰恰是为了解决这些“疑难杂症”。

“数据智能核心有两个大的体系,它首先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应用于海量的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分析和决策过程中的综合的技术体系,不再是单点的技术。这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就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技术。”苏萌解释道。

“第二个层面,数据智能是一个智能应用的体系,我们现在用来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它需要一整套的智能应用体系,包括人机智能交互、自动化知识构建、知识抽取、知识服务,以及越来越多的机器辅助、智能决策,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企业的政策,都有一整套的智能应用体系。”

在后疫情时代,数据智能能够针对性补足数字政府的短板,数据智能应用于数字政府建设,体现在三个方面:

  • 数据治理,使用大数据操作系统、机器学习、数据开放服务、数据交换共享等技术,构建数据中台;

  • 数据分析,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工场等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全面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 数据决策,运用知识图谱、智能交互、增强分析等技术,助力决策研判;

数字政府不但没有被疫情拖累,反而让各级政府意识到其重要性,纷纷加快了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需要什么样的“数据”?

先有数据,才有智能。

以往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为数字政府的当下夯实了基础,同时也有一些遗留问题,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要属数据割裂。

苏萌告诉雷锋网,缺乏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和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和分析的最大难点。目前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还多以“条块分割碎片化”式为主,各个部门在自上而下的高度集权和横向的部门分立的双重因素下,跨部门信息协同面临重重阻力,导致数据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不健全,数据治理能力差。

各级政府及部门建设了众多数据共享与服务化平台,但这些平台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覆盖范围小、集约化水平低、数据闭塞等共性特征,最终形成数据烟囱,尽管数据量大,但却难以转化为真正的业务价值。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政府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由以往强调纵向业务系统的建设转为强调横向联通的能力,由条块分割转为全局化部署、平台化协作的整体型运作。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数据智能在政府业务有了落地生根的基础,适合业务化的数据中台备受政府欢迎,而数据智能就是中台建成之后的下一步。

根据IDC报告,2018年中国数字政府大数据市场总体规模较2017年提升了31.2%,达到47.44亿元人民币,其中数据管理与治理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就达到31.81亿元人民币。

百分点以6.2%的市场份额占比,在“数据管理与治理软件和服务市场”排名第四位。作为一家大数据智能公司,百分点是数字政府2.0时代亟需补充的版图,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契机,百分点将数字政府选定为2019年之后的重点拓展领域。

苏萌坦然表示,面向To  G的业务,它的难点在于需要有比较深厚的政务数据治理经验,百分点花了四年的时间,在服务越来越多的省、市政府客户之后,形成了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

“政府的数据治理不仅需要服务,也需要成熟的经验,经验体现在有没有从数据治理的多个组件、工具以及整体的规划能力、解决方案的能力,政府需要是综合性的服务。”苏萌指出。

百分点如何布局?

“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政务数字化领域的投入将会持续增加。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成为重点,创造大量新模式、新生态,同时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将进一步加强,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各个产业的深层融合。”苏萌总结道。

百分点主要在数字政府、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四个领域进行布局。

具体来看:

  • 数字政府:构建省级政府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构建面向政府业务场景的决策模型与指标体系,助力重大问题决策研判;

  • 应急管理:构建应急大数据资源汇聚及治理体系,应用于危化品监管、防汛防台抗旱减灾、智慧消防等场景;

  • 公共安全:开发融合动态管控系统、全维战法模型,应用于可疑对象管控、犯罪预测分析、案件侦破等场景;

  • 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立融合算法体系、共性业务模型库等智能应用引擎,应用于重点排放企业监管、污染预测溯源等场景。

数字政府2.0时代,意味着数字政府建设正迈入一个以数据化和数据创新为标志的崭新时代。

雷锋网观察到,一些只能够提供单点技术或者单点产品的企业正难以为继,主要原因就是难以解决政府面临的综合性问题,基于已有场景和未来的新场景,数据智能在数据更好治理的情况下,让智能发挥作用,尤其是让政府的决策更加智能,这是百分点这类企业的新机会。

苏萌也提到,针对疫情的影响,百分点也在围绕数字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做调整。

其一,随数字政府业务下沉而下沉。从行政区域划分角度,受疫情的驱动,数字化不仅局限在一二线城市的层面,也在往三四线城市,甚至是更小的城市下沉。这些城市也有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比如说公安部门做的雪亮工程,如果数据不完整,就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数字化转型下沉是趋势,不管是同一个地理区域的网格化,还是从大城市往边缘地区推。

其二,百分点也同时加快在线产品的开发。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着巨大考验,与此同时,线上产业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对企业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分点新品将针对这部分在线市场。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bEmpjc2O0hbAP5VS.html#comments Sun, 26 Apr 2020 16:46:00 +0800
京东云,跨进“数字政府”新赛道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goQxRxnptoR53cIz.html 近期,在京东集团宣布全面技术转型的时刻,作为其To B技术服务对外赋能的出口,京东云也顺势发布了“数字政府”解决方案。

这个动作被解读为京东云加码进军政务市场之举。

虽然此前其云方案一直有政府客户,但是这一次显然让战略版图更趋明朗。

雷锋网了解到,2019年,京东云总裁申元庆喊出了“京东云是最具产业属性的云智能厂商”的口号。也正是这一年,云行业集体转型产业互联网,浪潮云、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纷纷大力布局政务市场。

在社会的人口红利转变为数据红利的当下,城市正成为一门好生意。

京东云怎么做数字政府?4步

据了解,京东云数字政府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四个建设方向:    

  • 1)第一,围绕城市云构建统一的智能基础设施。    

  • 2)第二,结合5G的覆盖和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对城市管网、交通、市政、建筑等分布式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管控能力,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    

  • 3)第三,结合智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营服务,培育新兴技术的产业发展,在下一步经过新兴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 4)第四,通过跨越数据和时空数据的融合,深度学习的使用,感知程度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升智力、服务和资源转化的能力。

京东云“数字政府”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京东云“数字政府”解决方案,将打造城市云操作系统、城市工具箱、城市数据库、城市云脑产品体系,助力城市以“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开辟大数据引领、智能化运行、多主体协同、内生性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通过为城市打造专有云平台,构建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体系,提供全栈式、全频段、全场景、全生态云计算服务,来支持城市的政务上云、产业上云。

谈及“专有云”,采访中,京东云副总裁、京东云客户成功部负责人刘辰告诉雷锋网,专有云与公有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公有云是客户可以拿去直接使用的云,而专用云是提供给一些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头部企业的云,比如车企,他们将这部分云的能力与其本身的应用及平台能力打包成新的行业云,赋能所在的领域。

目前,全场景京东云专有云包含4个产品线、70余个产品、200余个特性。

此外,专有云覆盖软件定义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经过大流量打磨的互联网中间件以及技术与数据中台,既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轻量级开发场景,也能实现超大规模部署。

数字政府案例,构建“共同体关系”

目前,京东云已经在数字政府上涌现案例。

比如京东云和湖南湘潭达成了合作,湘潭新型智能城市PPP项目成功入列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清单。

湘潭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蒋文武表示,PPP模式让政府与以京东为代表的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此外,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京东云一起打造了“互联网+政务”的办事大厅,72个部门、3800个事项可以在大厅完成业务受理服务,让公众和企业进一个门、跑一个窗、办千件事。

为此,滨州市大数据应用中心穆增光表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滨州探索传统产业集群转型的首选路径,做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这个过程中,京东云为经济开发区提供产业孵化、人力资源、投资融资、大数据、运营管理等配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快仅需5分钟时间办出一张营业执照。

打造城市云脑(AIOC),建起城市数据/技术中台

与其他友商打法类似,京东云也顺势推出了智能城市品牌——城市云脑(AIOC),已经进入超过30个城市。

城市云脑(AIOC)

雷锋网了解到,其做法是:整合城市及行业基础数据、服务、资源,进行数据建模及平台化实时计算与处理,完成城市感知-认知-预测-决策的完整闭环,实现城市运行态势呈现、监测预警、联动指挥、分析决策的多元化服务。

数据层面,据悉有Talkingdata等大数据公司参与合作。

在技术方面,作为城市数据库,京东云城市数据中台是城市关键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数字工厂。

通过汇聚政务、城市、产业等跨领域异构化数据源,进行城市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内置的城市算法构建城市知识图谱,以“数据+场景+算法”的方式支撑城市的智能应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经济产业。

京东云技术中台

城市技术中台,基于互联网云原生技术,经受京东海量高并发的打磨压测,足以承载城市级别的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连接以及开放的生态。

刘辰透露,作为城市的工具箱,京东云城市技术中台支撑了政务一体化服务、安全体系建设、公共支撑、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城市运营、民生保障、行政效能等数字政府的场景落地。

“超级电商成就超级云服务商”,无论是国内国外,都有这样的例子,AWS和阿里云等厂商的崛起,似乎正在印证这个道理。

雷锋网认为,在今天比拼营收、市场规模及典型客户的云行业,京东云成长很快,但仍然需要拓展更多的AI能力、大数据能力,尤其是政企市场的复杂性,更加考验其从电商云走向产业云的强大决心。

在京东整体技术转型的背景下,京东云这个TO B技术服务出口也将获得更多资源,为下一个增长埋下伏笔。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goQxRxnptoR53cIz.html#comments Tue, 26 Nov 2019 21:08:00 +0800
百度“千城计划”落地长春 智慧政务缘何在工业重镇有了新的探索?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4Rs3MFZntgQfKtsH.html 雷锋网9月26日消息,今天,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百度知道、熊掌号、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便民惠商 智引长春”——长春市政府·百度政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政务知道发布会于长春举办,各方旨在建设一个政策信息、办事信息、政务服务等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政务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长春来说,今后市民获取政务信息和政务服务的时间成本将大大缩短。雷锋网也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合作。

实际上,此次合作可以理解为百度在智慧城市业务上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观察,这项“千城计划”是百度未来几年的一个核心重点项目,本质上是百度知道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推出的“城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项目,第一站便是在吉林长春进行试点。据了解,之所以叫“千城计划”,是因为整个项目将以小城镇中心为圆心辐射全国,预计将有上千座城市的政务机构借助这一体系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

合作的基因在哪里?政府信息分发困境亟待破解

这次合作,实际上有着深层次的一些困境作为背景。在“互联网+”成为举国战略之后,“互联网+政务”实际上成为了政府机构的首要信息化选项,尤其是当前国家在大力倡导的“数字中国”建设,作为社会管理机构,更是要在营商环境、便民服务等方面做出表率。

另一方面,百度大数据也显示:在每天政务办理期间,百度平均每小时收到长春市4000人次的政务需求检索。百度知道整合政府提供的权威政策信息和政务服务,借助百度多渠道分发,将有效提升群众的查、问、办效率。 

“市民现在办事,实际上会遭遇很多堵点。堵点在哪里?这就涉及到选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哪个事项、哪里办等等一系列问题。”

百度相关人士在现场表示。

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路在会上也提出,早在2016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就开始启动政务服务综合改革,这种全新的政务模式虽然已经成功实现了“一门办事”、“一窗受理”、“一套标准”以及“一次取证”,但由于群众和企业不了解所办事情的细节,导致群众在办事之前至少要上门咨询跑一次,这已经成为制约解决群众办事难的关键性瓶颈。

此次双方合作的项目,首先就解决了 “到哪问”的问题。

如何运作呢?据介绍,百度知道将会建设地方政务服务专栏,由真实存在的、授权认证的政府相关部门,把政务服务事项涉及到的问题全部梳理出来,提供权威、准确、精准的答案,确保让群众办事咨询能够做到“最多问一次”。而 “百度知道政务专栏(长春)”预计将在今年10月正式上线,专栏上线后,将以政务问答、结构化主题事项、政务服务、城市卡片、城市政务主页等形式和用户见面。

为何选择“百度知道”来承接这一个项目?

参加本次会议的百度副总裁吴海锋的话,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百度知道在百度政务解决方案的落地上是先行者。问答承接了群众最集中、最强烈的信息诉求,这也是他们希望最直接获取到解决方案的最天然路径。伴随着越来越多政府主体的加入,百度政务解决方案的探索越来越顺利,让用户享受到的政务信息越来越权威。”

百度知道相关负责人告诉雷锋网,基于政务信息分发的困境,互联网公司和政府机构都有很清晰的认识:必须解决!为此,百度也投入了一定的资源,并做好了“组合打法”的准备。

“百度知道依托百度搜索、熊掌号等流量入口和生态矩阵优势资源,共同衔接“城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的用户体验场景,力求让用户在最短路径内找到最权威机构提供的内容和服务。”

这实际上也正好说明了百度知道、百度搜索、熊掌号三者之间的协同作战关系。

雷锋网认为,选择“百度搜索”切入流量无可厚非,但选择用“百度熊掌号”来建设生态矩阵,本质上体现了百度对熊掌号的未来定位。据悉,百度熊掌号创立于2017年11月16日,是百度搜索生态打造的重量级产品,基于百度强大的AI能力,增强了内容到服务的连,同时会把MIP&Lavas等Web开发技术、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AI能力尽数开放给内容和服务提供者。这意味着百度在搜索生态上进一步开放。

“长春经验”将成为智慧政务乃至智慧城市的“催化剂”

现场参会的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表示,“互联网+政务服务”本质上不是互联网问题,简单的开发几套系统、买几台服务器无法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已在全国落地开花,而如何能将成功的案例深化普及到全国,让其成为全国政务机构的改革利器,则显得更为关键。

百度与长春市政府的这次尝试,将在提升政府服务知名度和使用率的同时,通过深度公开和使用,对政府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群众办事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各方的分工也是明确的,各自的优势也缺一不可:

  •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准确解读和对接国家政策;

  • 长春市人民政府依据法律法规,梳理权威事项信息并开发线上服务;

  • 百度知道自有的产品和媒体则成为政务信息的分发平台。

雷锋网认为,“百度千城计划”是将互联网思维与政务结合的一次典型案例,百度知道或将持续优化这一体系,将政府与群众、企业、公务人员之间连接起来,更好地打造“更聪明的政务”和“更智慧的城市”。

由于长春是我国的工业重镇,也是当前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沿阵地,随着智慧政务的加码,其行政效率必将有大改进,营商环境也会有所改善,未来几年,这一经验的移植,将有利于“千城计划”在更多城市开花结果。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4Rs3MFZntgQfKtsH.html#comments Wed, 26 Sep 2018 17:44:00 +0800
平安推“刷脸”政务,两分钟解决排队痼疾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g9I79W9Oc70Ezvpm.html 雷锋网按:新技术的发展让许多的不可思议都变成了现实。谁都未曾想过,伴随着摩尔定律带来的芯片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大幅提升,一个“深度学习+大数据”的模型组合将AI在传统行业的落地推向了新高潮。

随之,沿袭多年的中国政务工作模式也在悄然改变。

深圳落地升级“刷脸”自助查档机(VTM)

深圳,作为全国创新高地,一直以来,都以“弄潮儿”的身份,敢为人先地试水新技术、落地新产品。

以政务服务为例。此前,很多市民因纳税、落户、子女入学、贷款、申请低保、出国等原因需要开具住房情况证明。而到达办事处之后看到的排队盛况相信让每一位办事者都心力交瘁;尤其在高峰时段,耗时之久根本无法想象。

针对此,早在去年,深圳市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正式推出加载人脸识别功能的VTM自助查档机,市民可通过该自助查档机查询并打印个人基本房产信息报告。


近日,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又对自助查档服务系统进行升级,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有房市民通过刷脸形式,查询并打印个人名下产权、房屋抵押清单信息报告。这也就意味着通过人脸识别自助查询、打印房产信息的覆盖范围变得更广。

作为该系统的技术提供方,平安科技项目负责人告诉雷锋网,“往后,市民们需要查询名下房屋自然状况、抵押信息,以及规划中的查封、异议信息,都可无需排队,自助查询打印”。

平安科技高效赋能传统政务

雷锋网了解到,文中所提自助查档机(VTM)机器通过读取二代身份证芯片中的人像信息,然后利用高清摄像头采集现场人脸照片,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具体来说,办理者首先需在机器上轻触屏幕进入操作系统;

而后,点击选择“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结果(产权/抵押清单)”按钮。根据屏幕提示,将本人身份证放置磁卡感应放置区内,系统通过读取芯片信息快速确认个人是否在库(有房);

紧接着,VTM自助查档机上的摄像头采集现场办理人的实时头像并快速进行人脸比对;(与高铁、机场应用的人脸识别进站类似)

最后,人脸比对通过后,系统通过调取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数据接口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可以显示出个人产权、抵押清单信息;如果人脸比对不通过,须携带相关证件前往柜台办理。

平安科技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与传统政务作业模式相比,该系统的升级上线,让整个查询过程变得非常方便、快捷。总结而言,有两大明显优势:

首先,极大节省了市民此前携带各类证件取号、排队的等待时间,并且极大减轻了窗口柜台工作人员的日常压力,有效降低了人工审核的工作业务量;

该负责人透露,“放证、刷脸、打印”,基于平安科技人脸识别在不动产自助查档业务上的创新性应用,整个过程在2分钟内即可完成,在核心的刷脸验证环节,人脸采集、后台比对环节在3秒钟内即可完成。刷脸自助打印个人房产报告,由此前取号柜台轮候人工办理的超过10分钟,到如今不到2分钟,效率提升500%。

其次,充分保障了市民个人隐私,确保了个人财产信息安全。

据悉,如今全新的刷脸自助查档系统已经在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各区登记所全面部署。目前,通过人脸识别查询打印的月调用量已达60w+,每年可为千百万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平安科技为何成不二之选

从这来看,让有房产和无房产的深圳市民都能够通过自助刷脸的方式获取个人房产信息报告,实乃一大便民之举。在倡导全民智能的社会,政务服务也有必要加装一个全面、高效、人性化、智能化、安全化的AI“大脑”。

如果说以AI为原点的业务扩展进程加速。其实不难发现,就政务服务方面,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已被广为应用,针对智慧政务的市场竞逐也变得异常激烈。

那么,在众多竞逐者中,深圳市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何会“看上”平安科技?

笔者发现,在大力发展AI等技术的热潮下,很多能力单一亦或后期服务跟不上的中小企业也参与其中,市场内鱼龙混杂。

在此前的各项智慧政务的建设调研中,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一来脱离实际。相关AI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乙方声称的效果、质量差距过大、口号工程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

再来品牌混乱。高利润的诱逼下,很多不具竞争力的低端产品在运行很短时间内便故障频出,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为后期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面对此块市场,唯有技术、市场、渠道、服务等综合实力过硬的企业才能担此重任。

显然,平安科技已成政务智能升级的不二之选。

技术永远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雷锋网了解到,平安科技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经国家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认证中心权威认证,识别精准度已达99.84%。

除了技术上的积累,得益于多年来在众多领域的深耕细作,平安科技的AI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保险、银行、安防、教育等200多种应用场景中,积累了数亿级的用户人脸训练数据。

该负责人补充说,“政务服务相比其他细分领域,甲方更关注系统的高准确性、低错发率。此前,平安集团已经积累了三十年的技术及数据,如今即使是在办理高峰期,系统也能保证正常稳定运行。从目前的落地应用效果来看,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民生政务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对于办事效率的提升和方便群众生活是立竿见影的”。

平安科技的野心所向

自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特区开业算起,这家世界金融巨轮已经高速航行了30载。

而从目前来看,它的野心从不止于“金融”。

越来越多地“证据”表明,这个金融巨兽正一步一步地被数十万平安人以既有业务为基点、以科技为利剑,将“科技赋能世界”变成“既定事实”。

除了本次深圳市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VTM机的升级落地应用之外,此前平安科技还帮助深圳市人社上线退休人员‘刷脸’进行养老金生存认证项目,足不出户即可解决认证问题;将AI等技术落地教育领域,为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打造整套全闭环的在线报考流程等等。

该项目负责人透露,简化政务、民生办事流程将是未来趋势所向,目前人脸识别公共服务场景只是冰山一角,将来通过智能科技验证替代人工审核的需求只增不减。

从已达成合作的公共服务场景项目来看,平安科技正积极以AI、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让城市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便利及安全。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g9I79W9Oc70Ezvpm.html#comments Fri, 13 Apr 2018 10:28:00 +0800
发力互联网+政务,腾讯要用云计算和 AI 推动数字政务发展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jw0FNmkYY45N2Nif.html 4 月 12 月,在 2018 年中国互联网 + 数字经济峰会上,以【云上政务,普惠民主】为主题的云计算分论坛在下午举行;由此可知,在互联网 + 的维度下,本次云计算分论坛的核心着力点还是政务领域。

在论坛中,腾讯云副总裁谢岳峰表示,腾讯云在智慧政务方面积极推进,致力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多个方面都有进展。目前,目前腾讯云政务云官方用于四川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政府、深圳市公安局等政府单位,而今年广东省的一号工程也是基于腾讯政务云打造一个【数字广东】。

这很容让人联想到马化腾此前在两会上提到的一段话:推进【数字广东】建设是腾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目前正如火如荼,推进顺利。实际上早在 2017 年 11 月,腾讯就与三大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加快广东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强省建设。

对此,马化腾也补充称:

这将是全国最领先的省级数字政府样板。广东率先用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在全省推进政府信息化,加快推进全省的数字政府建设。我们不仅希望打造一整套数字政府的方案,同时还连接很多民生有关领域。

实际上,雷锋网了解到,在上午发布的《2018 中国“互联网+ 指数报告》中,也专门提供了【数字政务板块】,相关的数据如下:

  • 截至 2017 年 12 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 4.85 亿,占总体网民的 62.9%。

  • 截止 2017 年底,微信城市服务平台共累计服务全国 362 个城市的 4.17 亿名用户,覆盖全国 85.98% 的在线政务服务用户。服务类型包含公安、人社、公积金、交通、税务等 30 个类别,其中,可直接办理的服务数占到 58.42%。

  • 广东处于数字政务指数上居于领先地位,连续三年排在全国第一,数字政务指数值前 4 强城市均来自广东,分别是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

  • 进步最大的是山东,凭借数字政务第一的增速(71.34%)从 2015 年的第 11 位跃升至 2017 年的第 2 位。

在本次分论坛上,腾讯云 AI 架构师的董意足登台讲述了人工智能在政务民生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他表示,腾讯 AI 能力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和语音及理解等;这些能力分别被应用于多项应用中。比如说远程人脸身份认证,通过身份证 OCR、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能够实现 98% 的通过率,目前该应用已经在滴滴、北京地税、中国联通等单位的相关场景中落地。

另外,在本次分论坛上,来自于深圳市公安局、烟台市公安局、广州市信息化服务中心的人员也登台介绍了利用腾讯政务云来打造数字政务的相关案例。

]]>
智慧政务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smartgovernment /jw0FNmkYY45N2Nif.html#comments Thu, 12 Apr 2018 15:55:00 +0800